一问:大政府真的能打造一个新中国?如来信所言:如果中国地方政府能像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那样,只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即所谓的消极政府,不去积极干预经济和经济生活,就可以当太平官了,就不必去搞强拆了。
鼓励使用人民币作为中国自由贸易区(FTAS )的计价货币。人民币可兑换在相当程度上需要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化。

中国政府一直对开放金融很谨慎。另一方面,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可能以一种更加实际和可行的方式进行:以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或一种亚洲共同货币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共同发挥国际货币功能,进而形成一个多元的国际货币体系。笔者认为,货币国际化和货币可兑换同步前行而形成一个互动过程,这对中国来说是较佳的路径选择。中国现存的资本管制限制了非居民获取人民币资产。(二)国内金融市场发展中国金融市场的特征是:银行业是主导,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的比重很低,并且债券市场尤其狭小。
亚洲有几种完全可兑换货币,如香港港元和新加坡元,但它们都不是国际货币。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和成本。非居民开始使用人民币作为贸易和金融结算的计价货币,但仅仅在有限的方式之内。
从理论上讲,套利活动的结果会收窄国与国之间和各币种之间的利差,因此将抵消国内货币政策的效应。但是,汇率制度的变化并没有改变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例如,德国和日本的经验表明,虽然资本管制限制了货币的可获性,但是却不能阻止货币离岸市场的形成,比如,德国马克之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以及日元之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都是在德国和日本实施资本流动限制的情况下发生的。然而,历史上却存在一些例外情况。
人民币国际化不必一蹴而就,而应该以渐进的方式推进。进一步发展国内货币、债券和股票市场。

人民币的使用还体现在一些跨境贸易结算当中。前景作者简介:高海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金融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坎南(Perter Kenen )更简单地将国际货币归纳为一种可以在发行国境外被使用和持有的货币。由于货币市场的缺陷,中国几乎不存在与美国联邦基金利率、英格兰银行利率和日本隔夜拆借利率等同的、可以为市场提供参照的人民币基准利率。
例如,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主要体现在亚洲金融合作机制/清迈倡议0的框架下几个签约国与中国之间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中。除此之外,货币的国际化也存在一些非经济因素,比如该国的政治军事实力以及货币国际使用存在的惯性。五、人民币国际化的路线图人民币国际化的成功需要依靠市场力量,也需要依赖用战略思维精心设计的路线图。从理论上讲,可兑换程度是货币国际化的关键。
人民币国际化会导致在第三国出现货币替代。在目前阶段,人民币主要局限在一些官方政府的安排之中。

在亚洲债券基金第二阶段(ABF2)机制下发行人民币政府债券。四、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通常来说,货币国际化的条件有很多,比如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货币的可兑换程度、国家的财政实力、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货币的内在价值的稳定性(低通胀的公信力和严格的财经纪律)以及灵活的汇率制度。
在过去十几年中,中国对资本管制有所松动,并遵循良好的次序以渐进的方式实现资本项目的可兑换。而对于这些因素的分析,我们需要超出经济学范畴的视角。在早期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可以始于促进跨境贸易和金融交易人民币计价。中国的资本管制阻碍了外国投资者购买人民币资产。货币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大体上不对非居民开放。而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的证券资产(股票和债券)总价值占其金融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82%、71%、62%和75%.相对较小的直接融资市场限制了居民和非居民对人民币的使用。
在笔者看来,中国建立一个更加灵活的汇率的主要原因在于政策选择的三角难题:即在固定汇率下,自由资本流动将会给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带来麻烦,进而损害央行政策的公信力。此外,能否为其他国家所接受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笔者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至少还给货币政策带来了以下几个显而易见的影响:由于人民币在债券和其他债务证券及股票市场上的私人使用增加了,这会刺激直接融资的发展,从而使市场利率对官方利率的调整更为迅速,并最终影响货币政策的效应。一个良好和有序的资本项目自由化进程将给人民币国际化的顺利实现以极大的帮助。
人民币国际化会刺激套利活动。这限制了中国货币当局充分利用由更多的人民币国际使用所导致的利率快速反应。
在人民币国际使用之前,中国应该建立一个更加自由的由市场决定的利率机制。签署货币互换(双边和多边)协议,并以人民币作为支付方式。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情况显示,货币的可兑换并不必然意味着货币的国际化。建立一个先进的结算系统。
上述变化给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增添了不确定性。然而,到目前为止,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路径和时间表尚不明确。
?[H aihong Gao/Internat ional ization of the RMB and Its Imp licat ions for Mon etaryPol icy ,0in W.Peng and S.Shu,ed s.,Currency In terna tionalization:Globa l Experiences and Impl ication s for the RMB ,New York:Palgrave Macm illan,pp.209-220]考虑到上述成本和收益并存,人民币国际化将以谨慎方式推进。另外,在东亚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的中央银行和其他六个国家的中央银行分别签署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以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
概括来讲,中国的资本项目自由化遵循着先开放长期资本流动,后开放短期资本流动。只有当经济规模和影响力足够大的时候,对一种货币的国际需求才能发生。
具体地说,人民币国际化对国内货币政策的影响是多重的,因为货币国际化通过国内金融市场影响货币传导机制,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Peter Kenen/Currency In ternationalization)An Overview,0paper presen ted atBok-BIS Sem inar on Cu rrency Intern at ionalizat ion:Lessons fromthe G lobal F inancial Cris is and Prospects for the Fu tu re in As iaand the Pacific ,Seou ,l March 19-20,2009,p.12]然而,不论就其范围还是其规模而言,人民币的使用仍然十分有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并没有终结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截止到2007年底,中国债券市场仅占总金融资产的6%,其中5%为政府债券,企业债券仅为1%.这与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相对成熟的市场相差甚大。
历史经验表明,发达的金融市场是一种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关键因素。在中长期阶段,人民币的区域范围使用应日益覆盖中国的邻国或者更多的区域。
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和路线图。这种货币替代会发出货币总供给变化的信号,因此影响央行对货币总供给的控制。
加强中国金融体系建设。第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收益和成本共存,其国际化必将以谨慎的方式推进。 |